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保護和傳承迫在眉睫。華山腳下的小村莊,一聲老腔響徹天際,讓我來告訴你,老腔是怎么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曲種最終走上了大舞臺?
“你們現在可以把戰鬥的武器保存起來,拿起生產建設的武器。當祖國有事需要召喚你們的時候,我將命令你們重新拿起戰鬥的武器,捍衛祖國。” 1952年,這項命令下達至全體駐疆部隊,由此開始了西北邊疆屯墾戍邊的偉大事業。以劉振華為首的戰士們就地轉業,放下鋼槍,拿起鐵鍬,
20世紀70年代末,在西北戈壁某市居住著程姓一家,父親程家安與母親李秀蘭是五十年代大西北墾荒建設者中的一員,他們將家庭的根系紮在了西北貧瘠荒涼的戈壁上,在艱苦的歲月裡養育了他們的“三個半”孩子。然而命運的捉弄,卻讓這個本是普通平凡的家庭,歷經了人世間許多令人唏
“我好像生了一場病,但是卻因為我沒有頭痛流血,家裡就沒有一個人知道我生病了,但是我確實就是病得很厲害” 顧佳和李想是一對幸福的小夫妻,婚後原本想過兩人世界的顧佳,卻突然懷孕了,孩子的到來讓她有些措手不及,但面對即將來到他們這個全新小家庭的生命,兩人也充滿了期盼
2000年前後,高校風起雲湧,高校擴招、高校合併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師生矛盾、校園衝突層出不窮,精緻的利己主義大行其道。在爾虞我詐的激烈競爭中,任可明無意中捲入一場派系鬥爭,他被迫離職,到了一個新的大學任教,他發現,情況並沒有好多少,他該何去何從…..
一位來自21世紀的女鞋設計師楊立民穿越到1979年,成為了一名光榮的鞋廠技術員。 憑藉著高超的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理念,楊立民帶領著勤勞的工友們一起揮灑著汗水和青春,打造出一個享譽世界的輕工業帝國。 衣車轉動、烤箱轟鳴…… 書寫著一個時代無悔的工業之魂!
2006年江海市南山鎮的一個雨夜,南山派出所值班女民警楊詠珊,因接到群眾匿名舉報發現在逃人員,於是前去與自己的師父鄭天華商議,師徒二人最終決定冒雨出警,卻因楊詠珊跑錯巷道而導致師父被兇徒殘忍割喉。 市局江局長聽聞此案極為震怒,牽頭成立首支便衣支隊,並宣佈啟動打
大學畢業後,政法大學的高材生鍾明華就帶著對建設家鄉的憧憬,執意放棄了一線城市外企的高薪工作,考取了家鄉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的崗位,懷抱著一腔熱血,踏上了理想之路。 在這裡,他遇到過蠻不講理的老人,幫助過生活悽苦的夫妻,摔過跟頭、得過獎,受過欺負、升過職,歷盡
網絡提高知識的速度,文明提高生活的質量。守護網絡安全,呵護精神家園,建設網絡強國。安全是前提,可控是保障。 網絡在飛速發展的同時,也滋生了一批新型網絡犯罪,且看小沈警官如何用手中鍵盤,打擊網絡犯罪,守護網絡家園的清朗安全。
守護綠水藍天,維護百姓生命財產的安全,保障國有財產不受侵犯,這是公益訴訟的主旨,這原本陌生的詞彙正成為法治中國建設的高頻熱詞。 本書講訴了張睿明,用公益訴訟這把新的”達摩克斯之劍”,守護人民群眾的利益的故事。
南吉市關山鎮是全省聞名的深度貧困鄉鎮,新年伊始,全省扶貧工作會議上就將關山鎮作為掛牌督辦的重點,要求必須在年內全面脫貧。 但關山鎮的基礎太差,環境太過複雜,原扶貧副書記因為扶貧工作不利,已經被問責調職,整個機關內,一片愁雲慘淡,全面脫貧的目標似乎難以完成。 而
作品入選了2024年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重點作品扶持項目,是入選“中國式現代化”主題四部之一。 中國電能從落後歐美到如今世界第一,已佔據全球發電量的33%以上,遙遙領先排名第二的美國。幾十年來的崢嶸歷程,是一代代電力人和電力企業的奮鬥和奉獻精神所鑄就。小說基於
本文時間跨度三十年(1988-2018),群像式講述西北一家七口在改革開放浪潮中拼搏奮鬥,實現各自人生價值的故事,全景式展現中國當代西北城鄉人民日新月異的生活,用小人物的故事折射波瀾壯闊的大時代。
九十年代末,金陵城開始加快建設的腳步,日新月異的生活,讓住在秦淮河邊的幾家人也隨著時代變遷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親情、友情、愛情,以及普通人對待生活的態度,每一天都在發生著不為人知的故事。
從自動化到人工智能機器人,一代代人的努力終於創建了深藍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在老時代他們是新中國的技術骨幹,在新時代他們協同創新、造福民生福祉。當共和國把目光瞄準海洋蘊育的財富時,一代代人毅然奔向深海……滄海桑田,中國水下機器人(ROV、AUV)取得突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