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弟弟打過來,是因為什麼呢?
母親的病重了嗎?醫藥費不夠了嗎?如果只是醫藥費不夠,還好說;如果是因為母親的病情,那就是呂子龍最擔心的問題了。
戰戰兢兢地,呂子龍接通了電話。
弟弟在電話那頭興奮地說:“哥,你給我一個銀行卡號碼,我這有筆錢要打給你!”
“什麼?!”呂子龍奇怪地問:“哪裡來的錢?什麼錢?有多少?”
“很多!50萬吶,哥!”
呂子龍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50萬?弟弟哪來的錢?為什麼要給自己?
“哪來的?”呂子龍問。
弟弟說道:“是村裡的分紅啦!”
“村裡分紅了?”
這是呂子龍最沒想到的事情。
“是的!這是咱們村裡第一次分紅,大家都說,村裡能有今天,全靠你當年的幫助,所以大家分好之後,把最大的一筆錢給你了!你不用擔心家裡,家裡還有,媽的醫藥費全部都解決了,還剩下不少!”
說到村裡的幫助,不禁勾起了呂子龍的回憶。
是啊,幾年前,為了村裡的建設,呂子龍確實沒少出過力氣,沒想到,多年前種下的善果,在今天終於豐收了。
呂子龍是村裡第一個大學生,也是第一個在外省工作的邊防警察,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都是村裡的傳說。
呂子龍所在的村子叫呂家村,村裡人口不多,大約只有七八十戶三百餘人,全部都姓呂。雖然人口不多,但是呂家村的環境很好,村子的周邊是連綿的大山,村口一張大湖,周邊還有不少的小湖泊,依山傍水。呂子龍小時候每次放學,看到落日下,那張太陽徐徐落下的湖泊邊上,白色的水鳥在梳妝打扮,倒映著荷花和水草,那都是一副美景。一直到現在,呂子龍還經常夢到美麗的故鄉。
但是,山水好的地方,經濟確是欠發達的。
因為山多,地就少,而且貧瘠。村裡的百姓,平時的收入主要來自於兩方面,一方面是在山上捕獵,得到的獵物拿到縣裡或者鎮裡換錢,一方面是靠著割松脂賣錢。山上是國家種的樹,大部分是松樹,每天村民們都會上山去割松脂,收集好之後放家裡,一段時間後會有外地的客商過來收購。
這是男人們的活計。女人呢?女人養豬、養雞,間或看著哪裡有點泥土稍微多點的地方,撒上幾顆玉米種子,也不去特意照顧,等著天生天養。秋天了,一路在山上找,運氣好的,能找到生根發芽的玉米,掰上幾根玉米棒子;運氣不好的,長不出來,或者長出來後被野豬偷吃了。
這不僅僅是呂子龍村子裡的情況,這個縣裡,這種農村都比比皆是。所以呂子龍所在的縣裡,經濟也不行。
後來國家禁止捕獵野生動物了,村子裡大部分的人就失業了,於是不得已走出外面打工。
呂子龍分配到龔州邊檢站後,被龔州市的氣魄給震撼住了。
這是一個發達程度相當高的城市,城市不僅處處是高樓大廈,洋溢著現代化的氣息,而且人民生活普遍富裕。讀書的時候,呂子龍曾經幻想過自己畢業後能掙多少錢,那時候他覺得,一個月要是有一千元的工資,他已經滿足得不得了。因為在家裡,以當時的水平看,外出打工,每月也就四五百的水平,刨去吃喝住宿,一年能剩下一千元也不錯了。但是到龔州市工作後,呂子龍發現,一千元的工資,在這裡只能算是中等以下收入,人家在其他單位工作的,年薪都是以幾萬、十幾萬計算的。經商的更多,大多數的百姓家裡都在經商,不是小作坊,就是全國全世界的跑。外出意味著有更多的機會,掙更多的錢。呂子龍曾經參加過同事的婚禮,在他的印象中,家裡辦婚禮,能有個幾千元,請來村裡有頭有臉的人物,擺上幾十桌,已經算非常殷實的人家了,可是在龔州市呢?聽說彩禮就是十多萬。一場婚禮下來,又得十多萬。這幾乎頂得上全村的收入了。
雖然收入差距大,但是呂子龍並不是十分眼紅。因為他知道自己的身世,這不是他可以眼紅就辦得到的。差距永遠都是差距。
只不過,呂子龍喜歡想象。那時候他還年輕,休息日的時候,躺在床上不願意起床,他腦子裡就想著,怎麼才能過上龔州市百姓的這種生活,想著想著他就想到了自己的家鄉,要是家鄉的人民都能像龔州市的人民一樣,有頭腦、會經商,那該多好啊!
雖然是白日做夢,但是不斷的幻想,讓呂子龍頭腦開始對建設家鄉有了一定的印象和認識。
後來,參加站裡組織的學習後,接觸到了很多龔州市的文件,這些文件好多同志並不喜歡看,都是一目十行,應付了事。但是呂子龍喜歡。他特別喜歡看龔州市政府下發的一些政策文件,然後幻想著,如果這些政策文件能夠在自己的家鄉里實現,那肯定能提升家鄉的建設。
關鍵的轉折點在2011年。
家鄉因為窮,因為不發達,所以很多先進的科技都是落後於社會的,比如互聯網。
呂子龍在警校的時候,已經用上了互聯網,已經可以在各個論壇裡自由發言了。但是一直到2011年,呂子龍才在互聯網上搜索到了家鄉的社交平臺網站。那個時候呂子龍已經結婚了,剛剛有了孩子,妻子還在老家沒有隨軍過來。所以呂子龍空餘的時候,喜歡上網瀏覽信息。老家的社交平臺信息就是那時候發現的。
呂子龍隨便註冊了一個名字加進去,發現裡面的人不多。
那時候家鄉社交平臺的網站維護得也不是很好,功能不豐富,頁面很簡單。呂子龍算是註冊得比較早的人之一,只是那時候他不知道,有一個縣裡的主要領導也註冊在裡面,只是平時不太講話而已。
那時候的呂子龍,因為長期觀察和思考龔州市的發展,對於家鄉的建設,有很多積極的建議。他沒有藏私,而是通過這個社交平臺,不斷髮表自己的意見,期望能夠讓家鄉的人看到信息後,能夠收到一些啟發。
呂子龍的發言受到了那位縣裡主要領導的高度關注。
那是一位年輕的、思想比較前衛的領導,他原來是省裡某個部門的處長,直接到縣裡任職。因為在省裡工作,他的視野也是相當開闊的。對於現在任職的這個地方,他很有大幹一番的雄心,只不過剛到任不久,他還沒有完全熟悉縣裡的情況,所以他一直隱忍不發。
在省裡工作,他接觸到當時社會上先進的理念,這個社交平臺,就是在他大力倡導下,由縣裡宣傳部門的下屬單位建設起來的。他覺得,社會在發現,網絡平臺以後肯定會成為縣政府與百姓交流溝通的渠道之一,或者很有可能成為主要溝通交流的渠道,所以他到任後馬上著手把這個平臺建設了起來。
剛開始的時候,平臺裡都是縣委宣傳部的同志,慢慢地,他們開始推廣到縣委其他部門的同志和家屬。因為上班的時候不允許上網,而且在縣裡,當時辦公的電腦不多,每個辦公室只有一臺電腦,所以大家上班的時間基本不上網,下班後回家,都忙著照顧家人,也沒有幾個人上網,在這個社交平臺上活躍的,基本都是沒結婚的小夥子小姑娘,或者值班的同志,或者像他一樣下來掛職鍛鍊無家可回的人。大家都知道這是他力推的工作,也知道他在裡面,所以即使在平臺上活躍的小夥子小姑娘,說話之間也都注意方式方法,一般不輕易談工作。
就是這個時候,呂子龍突然闖進了他的視線的。
呂子龍其實也是無心發現的。那天他在單位裡上網,思索著現在社會發展了,不知道家鄉的建設怎麼樣了,於是試著在百度裡搜索了一下家鄉,沒想到出來一個社交平臺,於是就註冊進去了。呂子龍給自己起了個網名叫“故鄉的雲”。
在這個論壇混了一段時間後,呂子龍發現,裡面的人不太愛講話,幾個活躍一點的人,聊著的也不過是吃吃喝喝的人生瑣事,所以呂子龍無聊的時候,就會發表一些龔州市的現狀、政策,以及自己對建設家鄉的見解。
而這位縣裡的主要領導,就是在這個時候見識到呂子龍的。
他一直在關注呂子龍發表的文章,這些文章讓他感到很驚訝。從文章的字裡行間看出,這位作者肯定是一名對家鄉懷有深厚感情的人,他在省外工作生活,又時刻惦記著家鄉的發展;他有著深邃的思想,眼光開闊,思考深遠,很多問題看得準、分析得到位,特別是在政策方面,他可能接觸到很多政府的政策,這些先進省份的政策,正是這位縣裡主要領導夢寐以求的經驗。
這位縣裡的主要領導不斷關注著呂子龍的文章,直到有一次,他終於有機會帶隊到龔州市參觀學習,他才跟呂子龍第一次見了面。
見面的前一天晚上,他讓駕駛員開著車去找呂子龍的父母親。
要從網上找到呂子龍的信息很容易,這位縣裡的主要領導讓各鄉鎮的主要領導尋找一名在龔州市工作的人,鄉鎮的領導又把命令下達到了村裡,一查,就查出來呂子龍的底細了。
所以在得到機會帶隊去龔州市參觀學習後,這位縣裡的主要領導覺得很有必要與呂子龍進行一個會面。
車子在縣裡出發,兜兜轉轉走了幾個小時候,終於到了呂子龍所在的村子裡。
縣領導的來訪讓這個村子裡的村民受寵若驚,這是村子裡破天荒的一個大事情。畢竟村子不太發達,路也不好走,平時就算是鎮裡的領導,幾乎也很少見到,更不要說縣裡的領導了,還是主要的領導呢!
為了迎接縣裡的主要領導,鎮長、書記等領導早早就過來等了。縣裡的主要領導來到後,帶著鎮裡的領導到呂子龍家裡,親切地進行了走訪。
呂子龍父親難得見到這麼大的領導,況且還主動上來跟自己握手了,歡喜得雲裡霧裡。不等縣領導把話說完,就一個勁地向縣領導講述了呂子龍。他心裡也清楚,縣裡領導到家裡來,還能有啥?不是因為呂子龍還會有啥事?
這位縣裡的主要領導向呂子龍父親瞭解了家庭的情況,特別是呂子龍的情況後,讓人送上了慰問品,還特意去看望了呂子龍在家帶孩子的妻子和孩子,然後叮囑呂子龍妻子打電話告訴呂子龍,過兩天他帶隊到龔州市參觀學習,希望能跟呂子龍見個面。
於是呂子龍的妻子告訴了他呂子龍的手機號碼,並熱情地說:“大領導,您到了後,讓子龍請您吃個飯吧!家裡條件差,想招待您,實在做不了像樣的飯菜!”
“這哪能讓子龍請客呢!我這是過去取經的,你要告訴他,有啥想法,多跟我講講,我過去了我請他吃飯。這點經費縣裡還是有的!”
這位縣裡的主要領導走了後,妻子打電話告訴了呂子龍。
呂子龍很愕然,那時候他還不知道是因為他在家鄉社交論壇上的講話引起了縣裡主要領導的注意,他不明白為什麼以前從來不聯繫的縣領導要過來請他吃飯,也不明白到時候自己得講些什麼內容。
不管呂子龍如何猜測,隨著兩天時間一過,縣裡的這位主要領導還是率隊過來了。
呂子龍在機場裡,特意向機場管理層申請了一個貴賓廳,用來接待這位縣裡的主要領導。
機場的貴賓廳,一般都是需要一定級別的領導才能使用的。但是由於呂子龍和管理的領導私交不錯,當知道呂子龍是為了接待家鄉縣裡的主要領導時,機場的管理人員還是開了個口子,讓呂子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