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生終於找到周玉明和許巍在年輕科技人員中脫穎而出的原因了,有陳耀華這種領導和老師的引領,只要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任何一個年輕人都能得到鍛鍊成長。
曾幾何時,因為不在陳耀華手下工作,當週玉明和許巍得到提拔重用的時候,聽到有些人對陳耀華的非議,小高曾信以為真,雖然只是道聽途說,但也多少有點懷疑陳耀華任人唯親。
後來,瞭解到周玉明和許巍的真實能力以後,高建生改變了看法,通過這段時間的近距離接觸,小高深切體會到陳耀華的人格魅力,他更加相信在陳耀華的言傳身教和潛移默化影響下,周玉明和許巍無論技術水平、管理能力還是工作責任心,都會得到質的提升,他們受到提拔重用,就在情理之中了。
這套八號原料提純裝置,是在高建生的主持下完成安裝的,真空系統的安裝雖然他不在場,但他事先並未強調,事後也未檢查噴頭的安裝高度,可以說小高根本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陳耀華並不常來這裡,要不是正好趕上查找真空度上不去的原因,老陳或許永遠也不會到這種地方來,但人家繞著設備轉了一圈就看出了問題,其理論聯繫實際的工作方法是何等的閒熟!
儘管陳耀華聲明沒有責怪他的意思,但小高還是感到臉面發熱,他主動檢討:“主任,你說的很有道理,這是我的疏忽。噴頭安裝高度不合適,形成真空的能力就會受到影響,這是顯而易見的。”
找到了問題的結癥所在,陳耀華建議將噴頭位置提高五十公分,再測試系統真空度。
按照老陳的建議,在幾名安裝施工人員的配合下,一個多小時就完成了真空系統的改造。
“先試試真空系統的效果怎麼樣,再開始加熱。”陳耀華在一旁建議道。
重新開啟噴射泵,經過一番調節,十幾分鍾後,系統真空度上升至0.98,“這招果然有效啊!”一位工人高興地說。
“彆著急,再等等,看看能不能穩定在0.98。”陳耀華顯得非常沉穩。
隨著時間的推移,真空表上的指針慢慢移到0.99的刻度,一位工人率先發現了,高聲喊道:“你們看,真空升到0.99了!”
“稍等等,一旦真空度穩定下來,就可以重新加熱了。”
又過了十幾分鍾,真空度沒有發生變化,高建生讓操作工開始加熱,隨著系統溫度逐漸上升,真空度略有下降,當溫度達到原料的沸點時,真空度穩定在0.98的水平。
“建生,這回正常了,接下來你們按操作規程進行吧。”說完,陳耀華轉身離開了。
雖然一波三折,八號原料的提純總算正式試車了,按照制定的操作規程,此後的過程還算順利,八九個小時後,試車過程結束,高建生和同事們接下來要對結果作出評估。
第二天上午,在對蒸餾殘渣和產品進行計量後,分析測試中心送來了產品的檢測結果,檢測報告顯示,經過提純處理的八號原料,含量達到了百分之九十七點八,跟實驗室結果相當。
“在大設備中能達到這樣高的純度,這是個相當不錯的結果!”知道情況後,陳耀華高興地說。
“主任,接下來需要我們怎麼做?”高建生請示道。
“一鼓作氣,正式投入生產,我這就告訴供應科繼續進貨。”老陳辦事歷來雷厲風行。
“可是,經過提純處理的八號原料,要是放置時間太長,會不會發生氧化變質呢?畢竟離TSMT202工業化試驗還有一段時間。”小高提醒道。
“我早就查過,八號原料性質穩定,一般不會被空氣氧化。為了萬無一失,對於提純後的八號原料,我建議用氮氣保護。”
“用氮氣保護?”小高覺得在陳耀華面前總能學到新的經驗,“是啊,與空氣隔絕,就能完全杜絕氧化變質。”
在陳耀華的幫助和支持下,高建生獨立解決了TSMT201所需硅烷原料的生產,現在又解決了TSMT202所需八號原料的提純,雖然兩種原料的產量加在一起也不到五十噸,但涉及的技術難度一點也不差。陳耀華認為,以高建生的工作能力和對這兩項工作的貢獻,如果讓他繼續在孫良才手下受壓抑,那就太埋沒人才了。
但是,在如何提拔重用高建生的問題上,陳耀華著實費了一番思量,以小高目前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他顯然還沒達到周玉明和許巍的高度。
老陳也想讓小高替代馬學遠,出任試驗一組組長和項目負責人,不知老馬嗅到了什麼氣味還是聽到了什麼風聲,自從因為阻擾借用真空設備遭到陳耀華的最後通牒,從那以後,老馬的表現像變了個人,不僅大會小會上不再跟陳耀華意見相左,還積極表態支持領導的工作,主動要求承擔任務,這在以前是從未有過的。
面對發生了一百八十度轉變的馬學遠,陳耀華不可能無緣無故地免去他的職務,而讓高建生取而代之。
儘管小高並未向陳耀華提出任何要求,甚至從未聽到他有這方面想法,但小高的進步值得鼓勵,他已經具備了獨當一面的工作能力,往這樣的年輕人肩上壓擔子,有利於他的進一步成長。
想來想去,跟總支副書記老白和521工程辦公室主任周玉明商量後,陳耀華決定在試驗車間成立一個試驗工段,專門負責硅烷原料的生產和八號原料的提純,並決定把高建生從試驗二組調出來,由他出任工段長。
“把小高從試驗二組調出來,孫良才會不會有什麼想法?”老白提醒道。
“高建生在試驗二組長期得不到孫良才的提攜和培養,這段時間小高通過自身努力證明了自己,我們把他不重視的人調出來,對他沒有任何影響。再說,這是工作需要,我相信孫良才會明白這個道理。”陳耀華對孫良才是比較瞭解的。
“試驗車間這個工段是生產性質的,在隸屬關係上,是不是應該歸生產基地管轄?”
“玉明這個問題很現實,從隸屬關係上講,試驗車間屬於研究室的管轄範圍,但工段從事的是生產業務,這就有點囉嗦了,”陳耀華頓了頓,??“要不這樣吧,隸屬關係仍然在TSM研究室,但業務關係屬於生產基地。”
“別看單位不大,還屬於雙重領導呢。”白副書記笑了笑,繼續說道:“隸屬關係雖然解決了,會不會有人說咱們因人設崗呢?”
“因人設崗?完全可能會有人這麼說,但任何一級機構都存在這種情況,無所謂對錯。就說高建生吧,他的工作能力有目共睹,這段時間連續解決了兩種原料的生產問題,對於有能力的年輕技術人員,咱們不給他提供繼續展示自己的舞臺,豈不是埋沒人才嗎?所以,無論外界說什麼,我都問心無愧!”在培養鍛鍊年輕科技人員的問題上,老陳不在乎別人說三道四。
“對於試驗車間這個生產工段,將來的業務定位是純生產性質的?還要不要賦予它別的功能?”
“玉明的意思,還可以讓這個工段承擔一些其他任務,這倒提醒了我。說實話,剛才提到因人設崗的問題,也是無奈之舉。本來咱們把所有原料生產線都轉讓給地方企業了,目的是讓生產基地專注於生產TSM及其系列產品。”
陳耀華頓了頓,繼續說道:“如果把硅烷原料的生產和八號原料的提出再次放到生產基地,不僅產量小,不便許巍他們組織生產管理,而且違背咱們的初衷,所以才放到試驗車間,專門成立一個工段,獨立組織生產。一方面避免跟生產基地的TSM及其系列產品混在一起,便於管理,另外,也給高建生安排了適當的職務,讓他受到重用。如果賦予工段其他職能,成立工段的意義就更大了。玉明,你覺得還應該讓他們做哪些方面的工作呢?”
周玉明想了想,“這個問題是臨時想起來的,具體還應該讓他們負責那些工作,我還沒有成熟想法,不過......,如果有精力的話,是否可以讓他們在今後協助工業化試驗項目的實施?”
話音剛落,陳耀華表示贊同,“對!在生產之餘,今後讓他們協助工業化試驗項目的實施。比如田海濤負責那個項目,當時如果有高建生帶人協助,絕對不會做得那麼費勁。”
周玉明也深有體會,“一般在實驗室工作的職工,到了工業化試驗的大設備上,都有點無所適從,所以,工作乾的很費勁。經常在生產崗位的職工就不一樣了,他們對工業化試驗設備一點也不陌生,只要在技術上有項目負責人指點,操作對他們來說不算什麼難事。其實,試驗車間應該有這樣一支職工隊伍。”
事情商定以後,陳耀華找高建生談話,並當面宣佈了521工程指揮部對他的任命決定,“建生,指揮部現在就正式把你從試驗二組調出來,希望你在新的崗位上再接再厲,不辜負大家對你的希望!”
一段時間以來,高建生對自己做的工作心裡有數,他知道領導對他評價較高,但他沒有奢望,迄今為止,小高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分內之事,他覺得既然領導信任自己,就應該努力把工作做好,至少不辜負陳耀華對他的期望,說真的,他做這些工作,並沒想得到多大的重用。
所以,聽到陳耀華向他宣佈521工程指揮部的決定時,高建生確實有點喜出望外,“主任,我怕自己幹不好,辜負你和領導們的希望。”
“建生,我們在做任命決定之前,是經過充分調查和認真分析的,我們認為你有這個能力,至於能不能把工作做好,在現有基礎上更上一層樓,那就得看你的努力程度了。通過這段時間的觀察,我們對你很有信心,接下來希望你拿出實際行動,不要讓大家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