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M201本來就是為醫療和日用行業研發的產品,用戶提到毒性試驗並不奇怪,對方要求提供有關數據也是合情合理,只不過天晨材料研究院缺乏毒性試驗條件,陳耀華此前把這件事暫時忽略了。
哪怕只有一家用戶有這方面要求,陳耀華覺得也應該完善這方面工作,他讓周玉明找一家合適的毒理實驗室,親自帶上樣品,馬上把這件事情做了,以便儘快給用戶一個答覆。
......
當TSM201正式向用戶供貨以後,陳耀華接到部裡劉司長的電話,向他詢問耐高溫高壓的高強度TSM材料的研發進展。田海濤負責的該項課題雖然磕磕絆絆,在陳耀華和周玉明幫助下,總算做完了工業化試驗,現在正做產業化準備。
本來準備工作早該完成了,但田海濤對項目的產業化過程根本不熟悉,因為前段時間都在忙於TSM201的投產,中途又冒出個硅烷原料問題,為了解決這些麻煩,陳耀華和周玉明都無暇顧及田海濤的求助,他就因此把準備工作幾乎停了下來。
看到田海濤交上來的月度工作小結,陳耀華無奈地搖了搖頭,“海濤,這段時間你們的準備工作沒啥進展嘛!”
“主任,前段時間我看你很忙,就沒好意思給你添麻煩。”
“可是......,”陳耀華本想問,離了我們,你就什麼也不會幹嗎?但又害怕傷了對方的自尊心,“海濤,我跟玉明前段時間確實忙,但圖紙審核這件事主要跟工藝流程有關,工藝你最清楚了,審圖你應該沒問題呀!”
“嗨,我不是害怕出差嘛,圖紙一旦搞錯了,將來查找原因都費勁,所以,我想等你有空了,幫我把把關。”
田海濤把話說到這種程度,陳耀華真的無話可說了,“好吧,圖紙在你手裡嗎?你回去抓緊時間看一看,然後給我送來。”
好在陳耀華對田海濤他們課題的工藝非常熟悉,拿到圖紙後,陳耀華只用了半天就審核了所有的圖紙,並讓田海濤送回設計室,“海濤,接下來你得跟設備採購部門聯繫,抓緊時間採購設備,還有安裝施工,也要有所準備了。”
“可是主任,我對這些一竅不通呀!”在陳耀華面前,田海濤也顧不得臉面了。
“第一次跟這些部門打交道,是有些陌生,我可以帶你跟他們接洽,但具體事宜你得自己去辦。”
陳耀華帶著田海濤去了設備採購科和機修廠,還跟安裝施工隊的負責人見了面,並把田海濤向對方作了介紹,“海濤是521工程一位年輕的項目負責人,希望你們合作愉快!”
“陳總,你們521工程指揮部太重視人才培養,這些課題組長和項目負責人都很年輕啊!”設備採購科的科長注意到了這一現象。
“看著吧,今後還會越來越多。”陳耀華不無自豪地說。
雖然大膽放權,將具體事宜交給田海濤自己處理,因為他沒有任何經驗,大事小情還是離不開陳耀華。
其實很多事情周玉明已經很有經驗了,不知道是礙於面子,還是其他什麼原因,田海濤就是不願向周玉明請教,他知道陳耀華很忙,看到老陳沒有時間,他寧願等待,也要讓陳耀華幫他拿主意。
在田海濤看來,陳耀華是他的領導和老師,周玉明是師兄,他也許認為向老師和領導請教屬於正常現象,向師兄請教,就有點丟份了。
因為周玉明兼職的課題已經實現產業化,將建成的TSM201工業生產裝置移交給521工程生產基地以後,他目前顯得相對輕鬆一些,陳耀華不止一次向田海濤暗示或名言,希望他遇到問題多向周玉明請教,但田海濤就是聽不進去,遇到事情仍然來找陳耀華。
面對這樣一位下屬,老陳也是很無奈,他乾脆說道:“海濤,你用不著每件事情都來問我,你自己去辦,無論辦得怎麼樣,最後我來替你收尾。”
有了這句話,田海濤思想上更加放鬆了,因為他覺得反正最後陳耀華會為他兜底。
過了一段時間,當田海濤向陳耀華彙報辦事結果時,老陳有點著急了,“海濤,你這段時間就辦了這幾件事?還辦成這樣?”
“主任,你不是說讓我盡力去辦嗎?這段時間我也沒閒著,事情就辦成這樣。”田海濤知道領導肯定不會滿意,但他覺得自己已經盡力了。
“哎喲,剩下都是留給我的,好吧,誰讓我是521工程總指揮呢。”
本來陳耀華想利用這段時間,一鼓作氣完成自己兼職的科研課題,因為他的時間非常碎片化,他兼職的科研課題至今還未完成實驗室小試。
田海濤把工作幹成這樣,無論作為他的領導還是老師,陳耀華都不能坐視不管,說實話,畢竟項目已經做到這個程度,於公於私都應該幫他把工作完成,也好對上級部門有個圓滿的交代。
陳耀華只得從田海濤手中接過剩餘百分之八十的工作,他先跟設備供應科重新確定了設備訂購細節,又向機修廠的老韓明確了非標設備的加工事宜,最後跟設備安裝施工單位敲定了施工合同。
安裝施工期間,田海濤作為甲方代表,陳耀華叮囑他一定要在現場監督施工,但這傢伙天生不願跟陌生人打交道,每天的上下午去施工現場打個照面,就一頭扎進臨時辦公室,現場根本見不到他的蹤影。
陳耀華很不放心,每隔一兩天都要抽時間去施工現場看看,儘管不是他的項目,因為圖紙是他親自審核的,所以,老陳對工藝流程相當熟悉。
一天上午十點多,陳耀華到現場轉了一圈,覺得幾根管子的走向不對,他怕自己記錯了,找來圖紙核對一番,果然出現了差錯,“你們這活是哪天干的?”老陳問不遠處的幾位施工人員。
“這活是昨天干的,怎麼啦?”
“你們把圖紙找出來核對一下,看看對不對?”
一名乙方人員拿著圖紙到跟前,仔細核對後承認道:“是啊,這兩根管子的走向有問題。”
“可是昨天我們在安裝施工時,問過甲方代表,他說這樣走沒問題。”一名施工人員辯解道。
“甲方代表?你是說----?”陳耀華這才想起田海濤,他自言自語地說:“呃,對呀!海濤呢?”自從施工開始一個星期以來,陳耀華到過現場兩次,一次也沒見到田海濤。
“對,就是那位每天上下午轉一圈就再也見不到的年輕人,他不是甲方代表嗎?”
“你們這活要返工,必須按照圖紙施工,現在就做吧。”說完,陳耀華離開現場。
找了一圈,才在項目產業化的臨時辦公室找到田海濤,見他悠閒自得地坐在椅子上喝茶看報紙,陳耀華推門進去,面帶不悅地說:“海濤,你還坐得住呀?”
看見領導進來,田海濤趕忙起身,“主任,你來啦,有事嗎?”
“你這兒有圖紙嗎?拿出來。”
“有,有圖紙,”田海濤不知道陳耀華什麼意思,他稍微遲疑了一下,才從文件櫃中取出一摞圖紙,“主,主任,圖紙都在這裡,你需要哪一張?”
陳耀華找出剛才那張圖紙,指著上面的一個地方說道:“剛才我在現場發現,這兩根管子的走向有問題。你沒去現場看看嗎?”
“我?上午八點多鐘,我去現場看了,沒太注意。”田海濤支支吾吾地說。
“據施工人員講,昨天施工時,人家問過你那兩根管子的走向,是你告訴他們朝這個方向走的。”
“他們胡說!我連這點道理還不懂嗎?出現問題往我身上推,這些施工人員太難打交道了!”
“說來說去,海濤,問題還是出在你身上,如果你盯在現場,那就出不了問題,即使出現問題,他們也不敢隨便往你身上推。難道不是嗎?”
田海濤聽得出來,這是領導在批評他,遂急忙為自己辯解:“我每天上下午都要去現場,今天上午也才剛進辦公室不久。”
“沒錯,人家說了,你每天上下午都要去現場轉一圈,然後就不見蹤影了。海濤,你是甲方代表,這個工作態度可不行啊!”陳耀華嚴肅地說。
“我一次當甲方代表,不知道這工作應該怎麼幹。再說,施工現場那環境,誰待得時間長了,都想到辦公室休息一會兒。”
“施工現場的環境自然沒有辦公室好,但這是你負責的項目,你是項目負責人,就必須承擔這項工作。如果我把你現在的工作交給別人做,你願意嗎?第一次當甲方代表不知道工作怎麼幹,這情有可原,但跟你對接的是乙方代表,人家是怎麼做的,你總該知道吧?”
田海濤完全知道乙方代表是怎麼做的,他也知道自己該怎麼做,他倒是說了一句實話,施工現場環境不好,他吃不了那份苦,不願待在那種環境,才是他的真實想法。
面對如此下屬,陳耀華確實動了惻隱之心,如果換做其他人,就這工作態度,也不會得到他的原諒,但田海濤是他曾經的助手之一,他認為這個年輕人雖然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和不足,但終歸還年輕,具有可塑性,假以時日,把這些缺點和不足改掉,還是個不錯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