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耀華對機修廠的印象,完全是基於事實,而非因為跟老韓的個人恩怨。至於機修廠為521工程所做的貢獻,無非就是小試期間請求他們加工了兩臺小型熔鹽爐,以及為工業化試驗加工的幾臺尺寸不大,結構簡單的容器,但老韓為工作設置的障礙,也讓人記憶猶新。
雖然陳耀華從不意氣用事,也不跟老韓一般見識,但該堅持的原則,他絕不會放棄,對於楊副院長所謂的“於情於理說不過去”,陳耀華不以為然,他認為工作就是工作,不能跟情理混為一談。
機修廠設備加工製作能力有限,陳耀華的態度非常明確,他善意提醒道:“楊院長,根據機修廠的實際情況,我認為他們最好做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對於超出他們能力範圍的業務,還是不要涉足為好,免得到時候既耽誤別人的事,自己又下不來臺。”
對於陳耀華的提醒,老楊覺得沒有什麼毛病,“那你認為哪些非標設備才是機修廠能加工製作的?你讓工作人員把它們挑出來,交給機修廠做,起碼還能節省運費吧。”
“這個事.....,”陳耀華雖然為難,卻不好再駁楊副院長的面子,“這個事等我回去看了圖紙再說,不過因為521工程產業化是重點項目,上級很重視,各種設備都要建檔案,不管機修廠將來負責加工任何設備,都要跟521工程指揮部簽訂正式加工合同。”
“簽訂加工合同?你是說咱們本院的機修廠,也需要跟外單位一樣?”老楊感到很詫異。
“對,因為設備建檔需要,每臺設備不僅要有加工合同,還需要加工單位的資質等級證書等文件,只要為521工程加工設備,誰都一樣,沒有例外。”
“資質等級證書?哎喲......,”老楊好像想起了什麼。
“楊院長,你覺得有什麼問題嗎?我們只是按照有關部委規定的要求行事,521工程產業化項目建成投產後,將來工程驗收,都要檢查這方面資料是否齊全。”
老楊連連擺手,“不,沒有問題,我知道設備建檔的重要性,關鍵是......,”
見老楊沒把話說完,陳耀華有些疑惑,“楊院長,有什麼事你就直說吧。”
“不,沒事了,你回去讓工作人員把適合機修廠加工的設備挑出來,讓老韓他們加工吧。”
陳耀華前腳剛走,楊副院長便撥打了機修廠的電話,讓老韓儘快過來見他。
聽上去情況緊急,老韓不敢耽擱,放下電話便趕到楊副院長辦公室,進屋後急忙問道:“什麼事這麼著急呀?”
老楊指了指對面的椅子,“你坐下吧,有件事咱們都忽略了,可能有點麻煩。”
“你先說說什麼事吧,怎麼就麻煩了?”
“你們機修廠有設備加工資質嗎?有沒有等級證書?是幾級資質?”老楊接連問道。
“設備加工資質......?還真沒有!以前倒是提過幾次申請取證的事,因為需要考試,幾位師傅老眼昏花,一提考試就搖頭,拖到現在也沒取得任何資質。”老韓如實回答。
“是啊,我的印象中,你們好像也沒有資質。”機修廠是楊副院長主管的下屬單位,他對此比較瞭解。
“沒有資質怎麼啦?你怎麼突然關心起這個問題?”
“嗨,你是不知道啊!”老楊嘆了口氣,繼續說道:“陳耀華剛從我這裡離開,”
沒等老楊說完,老韓急不可待地問:“你跟他談的怎麼樣?他給你面子了嗎?”
“整天就知道面子,除了這個,你還會說別的嗎?”老楊對面前這位親戚,真是很無奈。
“好,不說面子,你跟他談的怎麼樣?”
“人家認為機修廠沒有加工大型設備的條件,原則上講,他不同意把非標設備放在你們那裡加工。”
“我就知道老陳對機修廠成見很深,我們怎麼就不具備加工大型設備的條件?”
“機修廠有龍門吊嗎?有幾臺車床或銑床?”
“沒有龍門吊和車床銑床,難道還是我們的過錯?天晨材料研究院不為機修廠配備這些設備,我們有什麼辦法?”
“就事論事,別扯遠了,人家的意思是,機修廠沒有金剛鑽,就別攬瓷器活。既然你們沒有那個條件,他認為機修廠就不適合加工這批設備。”
“這麼說來,你跟老陳也沒談出什麼結果呀!著急忙慌把我叫來幹什麼?”老韓顯得很不滿意。
“你著什麼急呀?要不說人家陳耀華通情達理,雖然機修廠各方面條件並不好,當我把情況講清楚之後,最終還是同意把他認為適合機修廠加工的設備,放在你們那裡製作。”
“他認為適合?就憑老陳對機修廠的印象,他認為沒有幾臺設備適合機修廠加工,不信走著瞧吧,你還以為取得了多大成果呢。”老韓不削地說。
“先別管多大成果,我問你,機修廠的設備加工資質怎麼辦?”
“怎麼突然問這個?以前從來沒人關心這玩意!”
楊自語道:“據我所知,機修廠好像沒有資質啊!”
“既然你知道,幹嘛還故意問我?有沒有資質怎麼啦?”老韓覺得莫名其妙。
“告訴你吧,這次加工設備的所有單位都需要資質,沒有資質的單位一律不予考慮,我才急忙把你找來商量對策。”
“陳耀華真是想一出是一出,以前從來沒提過資質問題,他這回抽的什麼瘋?”
“你是有所不知,以前機修廠為521工程加工的都是試驗性質的小型設備,有沒有資質無所謂,這次是工業化大生產,521工程是重點項目,所有設備都要建檔,項目建成投產後,將來工程驗收需要這些資料,並不是陳耀華故意針對你們。”
聽了楊副院長的解釋,老韓有點傻眼,“這可怎麼辦?機修廠沒有資質,難道我們就一點機會也沒有了嗎?”
“你別急嘛,我不是找你商量對策嗎?”
“對策?你有什麼對策?我是一點辦法也沒有啊!”除了嘴硬,老韓沒有真本事,每當遇到棘手問題,他都指望老楊給他出主意。
楊副院長急忙把老韓找來,與其說商量對策,倒不如說為了讓老韓知道問題的嚴重性,因為他知道,要論動腦筋想辦法,老韓差遠了!如果他不幫助老韓出主意,老韓就過不去這道坎。
“你們以前為521工程加工設備,是不是去外面找其他機械加工企業幫過忙?”
“是啊,因為機修廠沒有車床和銑床,有些部件無法制作,我們只能去找有條件的單位幫忙。”
“你看看,這些事人家老陳全知道。”
“他知道怎麼啦?機修廠缺乏機加工核心設備又不是秘密,那也不能怪我們呀!我們無法加工的部件,跟外面的單位搞協作,這有什麼問題嗎?”
“跑題了,把這放一邊吧。我問你,憑你跟外協單位的關係,機修廠能否把外協單位的資質?證書借來一用?”
老韓這才回味過來,“借用外協單位的資質?你是這個意思啊!”
“這種擦邊球是可以打的,關鍵看你能不能借用到資質?證書。”
老韓想了想,“以前沒跟他們探討過這種事,你要讓我打包票,我可不敢百分之百保證,不過憑我跟他們的關係,我認為有百分之九十的把握。”
“那好,你這就回去跟對方聯繫,先把資質?證書定下來再說。”
“幹嘛這麼著急?不是還沒確定讓我們加工製作哪些設備嗎?”
“陳耀華答應過,他馬上就讓工作人員查看圖紙,把他們認為適合機修廠加工的設備挑出來交給你們做,因為他向我強調過資質問題,我覺得他更會向你提出這方面要求,如果你們無法滿足他的條件,他有可能一臺設備也不讓你們加工。”老楊實言相告。
一聽這話,老韓有點害怕了,“哎喲,看來我得抓緊時間去辦這件事!”
當天下午,老韓找到位於本市的地方國營紅光機器廠盧廠長,說明來意後,對方並未明確表態,“韓廠長,在我印象中,你們跟紅光機器廠有過一點業務來往,但數量很少,是這樣吧?”
“我們在單位的主要工作是設備維護,加工製作任務本來就少,所以,外協業務自然不多。”
“紅光機器廠是乙級資質,一般的設備我們都能加工,你們想借用資質?證書,倒也不是不可以,但事情恐怕沒那麼簡單。”
“盧廠長,不就是在我們製作的設備上,標註你們的資質?證書編號嘛,難道這還很複雜?”
盧笑了笑,“韓廠長,在你們的設備上標註紅光機器廠的資質編號,這件事本身非常簡單,但我們的資質?證書不能無償使用。”
“盧廠長,就憑咱們兩個單位的協作關係,在設備標牌印上紅光機器廠的資質編號,難道還要收錢?”因為事情完全出乎預料,老韓覺得不可思議。
“對,有償使用就是這個意思。”老盧似乎不容商量。
“可是,我們還會跟紅光機器廠繼續合作呀!這回委託你們加工的部件比以往多多了。”老韓想用業務合作為誘餌。
“韓廠長,這是兩碼事。委託加工部件,我們收取的是加工費,跟你們使用紅光機器廠的資質沒有關係。”
見對方毫無商量餘地,老韓只好悻悻問道:“收取資質使用費,總得有個比例吧?”
“一般是設備售價的百分之一到二,你們核算一下,看是否有必要借用紅光機器廠的資質?”
儘管有償使用,老盧也不願把資質?證書往外借,因為一旦對方的設備出了質量問題,提供資質的單位是要承擔一定責任的。
老韓回到機修廠跟核算員一番合計後,他們認為紅光機器廠的老盧太黑了,“機械設備的加工利潤也就百分之十左右,借用他個資質編號卻要收取設備售價的百分之一到二,相當於一成多利潤讓老盧他們拿走了!”
“可是沒有資質,陳耀華就不會把設備交給機修廠加工,”老韓自言自語地嘮叨,過了一會兒,他像突然想通了似的,“嗨!管他呢,設備利潤高低跟咱們有什麼關係?掙了錢也不歸機修廠,承攬設備加工的目的又不是為了給單位掙錢。”
核算員心領神會,他早就知道老韓的心思。沒錯,機修廠主動承攬設備加工任務,從來就不是為了給單位創造效益,“韓廠長的意思,還是答應老盧的收費要求,借用紅光機器廠的資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