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三清觀。
觀外,一個身著蓑衣斗笠的老者輕輕叩了叩門。
此刻正下著瓢潑大雨,他似是要找一個避雨的地方。
過了半晌方是有一個小道士打開了門。
“這位善信,今日道觀閉觀了,你要上香還是去別處吧。”
那身著蓑衣斗笠的老者搖了搖頭道:“我是來求避一避雨的。這雨下的太大了,一時半會也不見放晴的樣子。下雨天趕山路太危險了,還請行個方便。”
那小道士一聽直是愣住了。
對方說的似乎也很有道理。
這下著瓢潑大雨的,他要是不讓對方進(jìn)來確實也不合情理。
“如此,請先進(jìn)來吧。我去與道長說一聲。不過待雨停了你就得走,我們還得煉丹呢。”
“自當(dāng)如此。”
那身著蓑衣斗笠的老者點了點頭。
進(jìn)入三清觀後,小道士走在前面引領(lǐng),他把那身著蓑衣斗笠的老者引到了一處廂房後遂沉聲道:“我得去跟道長先說一聲,您且在這裡等著。”
“等等。”
那身著蓑衣斗笠的老者掏出一塊玉玦,放到了小道士的手中。
“請把這個給你們道長看看。”
“嗯?”
小道士聽得一愣,不過他還是點了點頭,拔步而去。
身著蓑衣斗笠的老者遂徑直坐下,閉目養(yǎng)神。
約是一盞茶的工夫後,小道士去而復(fù)返,很是恭敬的衝那蓑衣斗笠的老者作揖拱手。
“我家道長有請,還請您老跟我走一趟。”
身著蓑衣斗笠的老者微微頷首道:“好。”
“師叔,果然是您!我就說這塊玉玦除了您不會有其他人擁有!”
三清觀的道長平陽子見到這身著蓑衣斗笠的老者之後立刻激動的迎上前去。
“師叔,您不是在長安修行呢嗎,怎么會來青城山?”
原來,這身著蓑衣斗笠的老者不是旁人,正是青蓮道長吳全義。
他將斗笠摘下,笑了笑道:“怎么不歡迎老夫來看看?再怎么說,老夫也是從這青城山走出去的,回來看看不是很正常嗎?”
“沒有,沒有。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師叔怎么會有工夫來青城山遊歷的?”
“瞧你這話說的。老夫的道觀在長安城不假,可是老夫又不是沒有腿腳。長安城待的無趣,老夫便出來看看。想來這青城山,自然也就來了。哪裡有這么多所謂。你小子,最近卻是變得圓滑的緊。不像是老夫剛走那一會,三棍子打不出一個悶屁。”
“額。師叔,我現(xiàn)在好歹也是道長了。您多少給我留點面子啊。”
平陽子被青蓮道長吳全義說的直是面色潮紅,一時間憋的尷尬極了。
“好了好了,老夫也不跟你在這裡打趣了。實話跟你說,老夫覺得長安城沒有什么意思,又起了思鄉(xiāng)之情,便想著回蜀地來養(yǎng)老。這三清觀可還有老夫的位置?”
“當(dāng)然,當(dāng)然...快,快去給師叔收拾一間上好的廂房來。”
平陽子聞言連忙點頭,隨即衝身旁的小道士吩咐道:“一切吃穿用度皆按我的標(biāo)準(zhǔn)來。”
青城山三清觀旁有一座蓮花湖。
蓮花湖並不算大,但是裡面有不少的游魚。
青蓮道長吳全義閒來無事便開始坐在湖畔釣魚。
平陽子小心翼翼的取了一個竹簍在一旁侍奉。
“師叔,你這次回來就不走了吧?”
“應(yīng)該是。老夫在長安待的時間太久了,覺得哪裡都沒有意思。索性回到這青城山養(yǎng)老。不得不說,這么多年過去了,青城山還是沒有什么變化。三清觀還是這個樣子,這蓮花湖也是當(dāng)時的模樣。小地方就是好啊,若是在長安城,別說十幾年的時間裡。便是十幾天過去,怕是都會變個樣!”
“額,可是長安城是人人都向往的地方啊。這天底下有數(shù)不清楚的人擠破了頭都想要進(jìn)到長安城呢。有一句話怎么說來著,學(xué)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
平陽子順著青蓮道長的話頭說道:“像您老這樣的人物,要是留在長安城,怎么也得是國師級別的人物。就這么回來了,確實是太可惜了。”
“有甚么可惜的。老夫又不想給皇帝老兒賣命。之前在長安城的時候也是大部分時間都住在終南山。什么學(xué)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這都是讀書人編出來的。咱們道門中人是出家人,功利心不能這么重。你小子還是得多修修心。剛剛你說的那番話若是傳將出去怕是要讓人笑掉大牙呢。”
青蓮道長吳全義翻了翻白眼道:“這樣吧,你也取來一個魚竿來陪老夫釣魚好了。”
平陽子很是無奈。
青蓮道長是他的師叔,輩分在他之上。
青蓮道長的話他當(dāng)然得聽。
“好吧,師叔請稍候。”
說罷他便折返回三清觀。
一盞茶的工夫後,平陽子也取來了一副魚竿和一隻竹簍,坐到了青蓮道長的身邊。
“師叔,您是什么時候喜歡上釣魚的?我記得當(dāng)初在青城山的時候您可是沒有類似的愛好的。”
“瞧你這話說的,人的習(xí)慣難道還不能改嗎?老夫離開青城山的時候不過是四十出頭。那個時候還是躊躇滿志,想要大展拳腳。那種時候老夫的心態(tài)怎么會像現(xiàn)在這樣閒適?又怎么會喜歡釣魚?可是現(xiàn)在不同了,現(xiàn)在老夫都快六十了。六十而耳順知道不?你若是到了老夫這個年紀(jì),也該是這副心境了。不過無所謂,你現(xiàn)在的年紀(jì)還不可能明白這些的。”
青蓮道長吳全義顯然絲毫不在意平陽子剛剛的那番話。
“就說這釣魚吧。在不同的地方釣也完全不同。老夫現(xiàn)在的心態(tài)就是絕對的平和。一般人完全無法理解。換句話說,老夫釣魚是願者上鉤。釣不釣的上魚不關(guān)鍵,關(guān)鍵點是在於釣魚的過程。只要老夫能夠享受到這個過程就是非常完美的了。”
青蓮道長吳全義說罷翹著二郎腿,很是得意的問道:“話又說回來了,你小子這么多年修為境界可有增長啊?”
“額,不瞞您說,我這些年來,已經(jīng)突破至二品境界了,可距離一品卻總有一段距離。”
“二品?你現(xiàn)在才二品修為?”
青蓮道長吳全義聽到這裡之後不禁翻了下白眼。
“老夫可是記得當(dāng)初離開青城山的時候你就已經(jīng)是四品了,合著這么多年過去了,你的修為境界才升了二級?”
“額,說來慚愧。我感覺自己距離一品那扇門越來越遠(yuǎn)了,一開始的時候還能夠觸碰到那扇門的門檻,現(xiàn)在竟然連門檻都摸不到了。”
“罷了。也算是你小子運氣好,趕上了老夫回來。既然老夫回來了,自然不能眼睜睜的看著你在一品的大門外打轉(zhuǎn)。這段時間你便跟著老夫好好的修行。應(yīng)該用不了多久就能夠破境了。”
“啊那真的是太感謝師叔了!”
平陽子聞言直是一陣狂喜。
“你先別急著謝老夫,待破境至一品後再謝也不遲。再說老夫這么做也不光是為了你,更是為了三清觀。正所謂矬子裡面拔將軍。若是老夫不把你推到一品修為,還能指望誰?你們這些後輩們啊真的是一個個的不中用。”
青蓮道長吳全義卻是越想越氣。
“師叔教訓(xùn)的是。確實我們太不爭氣了。不過有師叔的點撥,相信用不了多久我們就能夠突破自己的極限,百尺竿頭更進(jìn)一步了。”
平陽子現(xiàn)在自然是順著青蓮道長的意思說。
畢竟一品和二品乃是天壤之別。
若是他有幸達(dá)到一品境界,就可以在道門之中佔據(jù)一個更加有利的位置。
不管從什么角度看,他都是穩(wěn)賺不賠的。
青蓮道長吳全義笑了笑道:“你小子還算是識趣。不過老夫要告訴你一點,千萬不要急於求成。修行要的是一個水到渠成。如果你過於焦急的話就可能會適得其反。雖說道門修行對於氣息的控制相當(dāng)?shù)轿唬蛇€是會存在一些變數(shù)的,並非完全沒有走火入魔的可能。”
“受教了。”
平陽子點了點頭道:“對了師叔,您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什么境界了?”
“老夫已經(jīng)晉升超品了。”
青蓮道長吳全義揹負(fù)雙手很是得意的說道。
他一直在等平陽子問這句話。
這小子還真的是很上道。
“啊,師叔您已經(jīng)達(dá)到超品修為了?如今這世間能夠達(dá)到超品境界的不會超過十人吧?”
平陽子顯然是被震驚到了。
“差不多吧,兩隻手?jǐn)?shù)的過來。”
青蓮道長吳全義清了清嗓子道:“不過超品境界亦有差距。有的超品修行者是擁有飛昇的機(jī)會的,只是他們自己強(qiáng)行壓著境界不去飛昇。”
“但是有的超品則是剛剛踏過那個門檻,距離飛昇還有很遠(yuǎn)的距離。”
“那師叔您是...”
“老夫差不多是中間的部分吧,不算是最強(qiáng)的,但也不是最差的。”
青蓮道長吳全義清了清嗓子道:“你小子不要好高騖遠(yuǎn),先把一品修為突破了再說。武道修行沒有捷徑可走,一定要一步一個腳印才能夠達(dá)到更強(qiáng)大的境界。”
青蓮道長吳全義這次回到青城山也是有自己的私心的,他是希望道門弟子能夠在修為上有所精進(jìn),至少不要被儒家弟子甩的太遠(yuǎn)。
青蓮道長吳全義還是很重視道門的秩序的。
不管是任何人,都應(yīng)該儘可能的去按照一定的秩序修行。
所以他將準(zhǔn)備好的道門寶典送到了平陽子的手中。
“你先按照這個典籍來修行吧,能夠達(dá)到什么樣的程度就先練到什么程度。需要老夫出手的時候老夫會來指點你的。”
平陽子聽罷喜不自勝。
“多謝師叔。您放心,我一定會潛心修行的。”
平陽子自從成為三清觀的道長後他就一直在挖掘自己的潛能。
因為各種各樣的因素他無法捅破那層窗戶紙。
如今遇到了青蓮道長的指點,絕對是他破境的最佳時機(jī)。
所以平陽子絕對不會錯過這個絕佳的機(jī)會的。
“嗯,那你就先練著好了。老夫要開始釣魚了。沒有旁的事情,不要來打擾老夫。除非是你遇到了修行上面的事情,老夫可以給你指點一二。”
說罷,青蓮道長吳全義又開始釣魚了。
對他來說,這絕對可以算是最愜意的時刻。
“沒有想到過了這么久,這蓮花湖的魚還是這么精明。老夫都已經(jīng)用了這么多的餌料,它們還是不上鉤。”
青蓮道長吳全義越想越氣,直接將魚竿丟到了一旁。
“罷了,罷了。老夫要先去吃個火鍋耍耍。”
既然回到了蜀地,火鍋是一定要吃的。
在青蓮道長吳全義看來,比起長安城,這裡的火鍋是最純粹的。
民以食為天。他只有吃好喝好才有心情再去慢慢釣魚。
“師叔,您嘗一嘗這個紅油火鍋。”
平陽子命人將火鍋準(zhǔn)備好後,請青蓮道長吳全義坐在了上首的位置。
“嗯,看起來就很不錯的樣子。不過老夫已經(jīng)很久沒有吃過蜀中口味的火鍋了,不知道味道能否適應(yīng)。”
青蓮道長吳全義這個時候已經(jīng)是口水直流了。
不過他還要表現(xiàn)的矜持一些,得要注意一下自己的形象。
“您肯定可以適應(yīng)的。畢竟您是地地道道的蜀中人。雖然您去到長安城十幾年,但是這個味道肯定是忘不掉的。”
平陽子還是很瞭解青蓮道長的。
在他看來,只要這個紅油火鍋吃起來,那就瞬間可以回憶起以前的過往。
“還有這些油碟,小料,可謂都是細(xì)節(jié)。您只管吃,我來伺候您。”
說罷,便開始不斷給鴛鴦火鍋裡放入菜餚。
“哈哈哈,看起來確實很誘人。”
青蓮道長吳全義吞了口吐沫,繼而接道:“要是再有一杯冰奶茶就好了。”
“冰奶茶?”
平陽子顯然聽得一愣。
“額沒什么,老夫是隨口說說。”
說到這裡,青蓮道長吳全義又有些想念在終南山的日子了。
當(dāng)時他們在終南山吃火鍋燒烤的時候,旺財總會奉上各種口味的冰奶茶。
還別說,那種感覺是真的讓人覺得很愜意。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青蓮道長感慨道:“在長安的時候老夫想的就是這一口火鍋,真的是很不容易啊,終於讓老夫給等到了。”
不得不說蜀中火鍋的口味還是和長安火鍋截然不同的。
青蓮道長吳全義只吃了一口酒感覺到了熟悉的感覺。
“回來了,全部都回來了。”
青蓮道長吳全義此刻感受到了一種久違的感覺。
“嘖嘖嘖,這紅油火鍋配上這油碟,味道簡直是絕了。”
“師叔,你這一次回來應(yīng)該不會再走了吧?”
如今平陽子的心態(tài)和一開始的時候已經(jīng)完全不同了。
他很希望青蓮道長吳全義能夠一直待在青城山。
只要得到了青蓮道長吳全義的指點,他的修為境界一定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突飛猛進(jìn)。
不管是從什么角度來看,這都是穩(wěn)賺不賠的。
“嗯,老夫這一次回來應(yīng)該不會再走了。人上了年紀(jì)啊,就會想要落葉歸根。”
青蓮道長吳全義有滋有味的吃著火鍋,很是悵然道:“雖說很多故人都已經(jīng)逝去了,但還是有很多熟人在的。”
“等老夫歇兩天之後還要去一次錦官城。錦官城裡也有老夫的幾個故人。”
“嗯,師叔名滿天下,自然有很多人想要拜會師叔。有什么需要的地方請儘管跟我說,我一定會盡力配合好的。”
“放心好了,真有需要老夫會知會你的。不過眼下看來應(yīng)該不會有什么太大的問題。”
青蓮道長吳全義去到錦官城,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給錦官城和青城山見設(shè)立一個傳送法陣,並將錦官城和長安城間的傳送法陣修繕好。如此一來,就能夠隨時和長安方面取得聯(lián)繫,以備不時之需。
青蓮道長吳全義經(jīng)歷過與撒旦的大戰(zhàn),很清楚對抗黑暗勢力要未雨綢繆。
雖然短時間內(nèi)來看,他們並不會遭到太大的威脅,但還是應(yīng)該儘可能的提前做好準(zhǔn)備。
錦官城距離長安實在太遠(yuǎn)了,如果單純依靠人力去傳送信息實在是太慢了。
所以最好的選擇是建立傳送陣。
在離開長安城之前青蓮道長就已經(jīng)和山長溝通過了,只要他在錦官城把傳送陣的架子搭起來,就可以迅速的和長安方面建立聯(lián)繫。
至於青城山和錦官城之間的傳送陣,在青蓮道長吳全義看來就不在話下了。
越是這種時候越是得要想的全面一些。
青蓮道長吳全義既然要給道門弟子爭取儘可能多的機(jī)會,就需要多付出一些。
雖說道門如今和儒家有不小的差距。但是青蓮道長吳全義相信,隨著他的努力,這種差距會不斷的縮小。
哪裡有什么歲月靜好,無非有人在替你負(fù)重前行。
青蓮道長很清楚他總歸是會老的。所以他會希望儘可能幫助道門弟子提前進(jìn)入到一種更強(qiáng)大的狀態(tài)。
尤其是在青城山,在三清觀!
青蓮道長吳全義是從這裡走出來的,自然要對三清觀的道門弟子付出更多的心血。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在這個時刻青蓮道長吳全義不求任何回報,只希望能夠在人生暮年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大周世界一定會越來越好的,道門也會越來越好的。
青蓮道長吳全義對此深信不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