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當今世上,那些野生的頂級名將,雖然數量不多,但還是有那么一兩個的。
比如說當初在孫氏敗亡之後,就隱姓埋名著書的孫武。
這個人,已經很多年沒有他的消息了。
甚至,到現在還活沒活著,也沒有人知道。
畢竟,經歷了那三年疫情,什么都有可能發生。
就算是兵聖,但他在瘟疫面前和其他普通人沒什么太大的區別。一旦感染了瘟疫的話,也依舊有很大的可能,直接原地下葬。
而另一個姜子牙,同樣是當世第一流的統帥。
孫武在出世之後,起碼還活躍了一段時間,但姜子牙在出世之後,那是真正的神龍見首不見尾了。
除了見了姜小白一面,曾經給過霍去病一點指點之外,之後,就幾乎沒他的消息了。
當然,這個人,如今,依舊是一個生死不知的狀態。
甚至,包括他的親人,都不見得知道他的情況。
而除了他們這兩個之外,依舊還有一個頂級的軍事統帥,如今,依舊是在野狀態。
而且,這個人還和他們冀州有一些關係,是冀州少數可以拉攏到的軍事統帥。
徐驍,雪中離陽王朝的大將軍,人送外號人屠。他與韓生宣,黃龍士並稱為春秋三大魔頭。
從一名無名小卒做起,逐漸開始有了自己的勢力,有了跟自己過命的兄弟,在軍中有了自己的威信,開始做到了將軍的地步。徐驍成為將軍並不是一帆風順的,甚至是一將功成萬骨枯。
在春秋時期有四大名將,葉白夔、徐驍、王遂、顧劍棠。這四人中,徐驍的才華最低,他少年時就是落魄遊俠,目不識丁。
在早期的戰爭中,兵部沒人看好徐驍,徐驍也經常打敗仗,經常被人追的狼狽逃竄,只是徐驍這人屢敗屢戰,打贏了很多不被人看好的仗。
就這樣,徐家鐵騎逐漸強大起來,趙長陵、李義山、吳起、徐璞、燕文鸞、陳芝豹、袁左宗、褚祿山、陸大遠等人才都聚集在徐驍麾下,最末等的騎卒也願意死戰,徐家鐵騎這時才算興起。
徐家鐵騎只因徐驍而興起,靠的是徐驍的魅力。徐驍這人雖然才華不高,武力也不算強,但他悍不畏死,每次都是一身黑甲衝鋒在最前方,皇帝都特地下令不用他親身出戰。
西壘壁之戰,離陽和大楚的決戰。陳芝豹坐鎮中軍運籌帷幄,王妃吳素一襲白衣敲響魚龍鼓,魚鼓營悍不畏死地為大雪龍騎開闢出一條血路,徐驍捨棄頭盔持矛首當其衝,帶著三千大雪龍騎一路奔雷踏去。這一戰徐驍贏了,從此沒了春秋,但徐驍左腿也中了流矢落下微瘸的後遺癥。
而他也一度是春秋時期眾人的噩夢,帶領軍隊屠殺匈奴於東北錦州,他滅掉六個國家,屠殺了四個皇帝,攻破城池百餘座,又鎮壓蠻夷十六族於西南。
徐驍出世之後,植入的身份乃是漢靈帝時期的大漢將領,甚至還參與過熹平六年的出征鮮卑之戰,當然,那個時候他的身份還只是一個初出茅廬的騎兵小卒。
而那一戰,漢軍也輸得非常悽慘。
在徐驍植入的身份之中,那一戰,漢軍輸的雖然悽慘,但他也是在那一戰之中開始嶄露頭角。
在漢軍突圍的過程之中,在一次小股部隊的遭遇戰爭中,以一個小卒的身份,依靠幾個同鄉的幫助,組織起了一支被打散的漢軍,偶然的打敗了親自帶領小股部隊追殺而來的檀石槐。甚至,險些將其擊殺。
只不過,參與了那一戰的人沒活幾個,因此,這件事情沒幾個人知道罷了。
此後,他就留在了邊疆之中,並且多次立下功勞。
只不過經歷了那一次出征失敗之後,漢軍和鮮卑在邊境的摩擦都只是些小規模摩擦了,徐驍雖然立下了不少的功勞,但也基本都是小功勞。
再加上,漢靈帝時期的政治混亂,他的功勞基本都被上頭貪沒了,一直以來也沒什么名聲。
直至到了漢靈帝末期的時候,徐驍也終於對於漢靈帝失望,從此卸甲歸田,正式開始當起了一個富家翁。
同時,徐驍依舊是袁左宗的義父,甚至,袁左宗的本事就是他一手調教出來的。也正是因為袁左宗的存在,這才有機會讓袁襲見到了這一位已經六旬以上年齡的大漢老將。
也正是因為袁左宗的存在,袁襲在接觸到了徐驍之後,這才有機會一點點的發現了他的才能。直至了在之後一次次刻意的接觸之後,越發是被徐驍的老謀深算而驚為天人。
故而,在這么一個危險的時刻,才想起來說動徐驍出山。
在此之前,袁襲就已經有過請這個人出山的想法了,他不止一次暗示過這個想法,但都被徐驍找了個理由糊弄了過去。
雖然通過袁左宗,將徐驍的不少義子,甚至是親生兒子的徐龍象都拉入到了冀州軍之中,但他本人,卻始終是沒有任何的想法,彷彿真的只想要安安心心做一個富家翁一樣。
可這一回,當袁左宗戰死的消息傳回來之後,袁襲就知道他的機會來了。
袁左宗雖然只是義子,但卻是被當成親生兒子來對待的。
而袁左宗雖然是出生於四世三公的袁家之內,但也是早年就父母雙亡,是跟隨在一個族叔下面的,他對於徐驍也當成親父一樣對待。
如此一來,兩人之間的親密關係不言而喻。
袁左宗的戰死,對於冀州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損失。但是,卻反而讓袁襲看到了少有的能夠說動徐驍出山的機會。
如果這都無法說動此人的話,袁襲都想要在徐龍象的身上動一些手腳了!乾兒子不行,他就不信親兒子死了,他還不著急。
當然,不到了最後一刻的話,袁襲當然是不可能走到最後一步的。
徐驍也同樣是一個老謀深算的人物,很多算計,想要瞞過他可不容易。
故而,除非是真的萬不得已,要不然的話,這種沒必要的事情能少做還是少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