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免費小說線上看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十月廿二

“常院士……”

趙福元把視線從地圖上收回來:

“這……也是您事先就計算好的?”

快舟一號當然不是導彈,實際就連作為原型的東風31,目標也不可能是關島。

但是,能趁著這樣一個沒人敢逼逼賴賴的機會,讓關島美軍感受一下被火箭洗頭的快感,還是讓人不免心中暗爽。

反正這會兒的火箭高度已經遠遠超過了一般定義中的領空上界(100km),再說也不是真的越過了你領海節點內的正上方,根本不可能有任何說法的。

“事先算好倒也不至於……”

常浩南拽過一張紙,擦了擦手心滲出來的汗水:

“我就是尋思著,這個場面大多數人應該都沒親眼看過,所以給他們一個欣賞的機會……”

旁邊的周平建差點沒繃住笑出聲來:

“那你人還怪好的嘞……”

“……”

隨著飛行高度的進一步提升,周圍環境中的水分含量迅速降低,不再具備產生任何可見尾跡的條件基礎。

因此,漂亮的水母雲實際只持續了不長的時間便消失無蹤。

而說話之間,火箭已經飛到了第二個測控區域的正中心。

“長江五號報告,二級發動機關機,開始進行速度增量控制調整!”

相比於完全為了提升速度和高度的一級火箭,芯二級在繼續推進箭體的同時,也需要在開始進行能量管理並減小入軌誤差。

但固體火箭的燃燒工況從理論上就不可能完全穩定,因此,核準和調整軌道精度的工作只能留在後兩個滑翔段來進行。

電腦屏幕上,幾組之前一直保持穩定的參數開始飛速跳躍,遠望五號回傳的目標飛行軌跡也隨之發生了連續幾次近乎微不可查的偏移。

到了這個高度,光學設備已經無法觀測到太多細節,只剩下一顆被固定在整流罩內部三級火箭上的攝像頭仍然能捕捉到一個幾乎完全黑暗的畫面。

但即便缺乏背景參照,卻仍然能夠看出火箭的姿態正在發生變化。

實際上,按照常浩南的設計,快舟一號會在整個入軌過程中進行兩輪軌跡校準,保證第一次入軌就實現最為理想的精度,而不再需要衛星本身做出後續調整。

不過,因為遠望系列測量船在設計時就沒有考慮過執行這樣的任務,所以暫時還不能提供動力段飛行軌跡與理想軌跡之間的詳細對比數據。

只能通過最後的軌道參數評估整個飛行過程的能量管理效果。

“拋整流罩!”

隨著這聲口令落下,一道灼人眼球的白光從原本昏暗的攝像頭畫面中心劈開,將漁船一號衛星的本體暴露在了太空環境當中。

大約十秒鐘後,二三級火箭分離,三級火箭幾乎同時點火,星箭組合體的飛行姿態由斜向上慢慢變為橫向。

而電腦屏幕上,代表著衛星高度的數字變化速度開始放緩。

401.20.

401.21.

401.22.

……

相比於可以進行一次關機的液體發動機,固體三級火箭必須在一次相對短促的工作中將衛星直接推入預設軌道。

如果類比一下,就是在倒車入庫的時候要求一把進庫,而且還必須維持一定的速度。

那誤差自然就會大一些。

過去的入軌算法,相當於最初代版本的自動泊車,也就是生硬地記住“xx秒打x圈方向盤、油門開到x度”,然後重複操作。

而快舟一號上所測試的新型入軌算法,則相當於一個傳感器和算力都拉滿的智能駕駛系統,可以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實時計算出最合適的操作,實現複雜情況下的精準停車……

終於,在漫長的幾分鐘過後。

那個數字緩緩跳動到了401.28km。

三級火箭此時仍然保留著一定的殘存推力,但此時的衛星,卻已經不再需要這些多餘的能量了。

“星箭分離!”

在衛星脫鎖的一剎那,高度數據發生了最後一次跳動,並最終停留在401.30km的位置上。

這一個瞬間,常浩南清楚地聽到,周圍響起了此起彼伏的呼氣聲。

401.30km,正好是預計兩個小時之後40396號太空碎片的高度。

也是本次發射的目標軌道高度。

“長江四號報告,目標確定入軌,軌道高度401.30km,誤差小於0.01km……”

話音未落,無線電通話的兩邊,就同時響起了陣陣掌聲和歡呼聲……

……

相比於華夏這邊的一片沸騰,太平洋對面的情況,可就沒有這樣樂觀了。

在急火攻心失去意識之後,格里芬局長整整在醫院躺了兩天。

結果在恢復意識並完成身體檢查之後,聽到的第一條消息,就是華夏正在面向全球直播“太空漁船”項目的執行情況。

好在他也算是有了些心理準備,沒有因此而再次暈過去。

而是讓邁耶趕緊打開病房裡的電視。

對於此次直播,華夏方面明顯是不惜血本。

除了現場採訪的中文記者以外,在轉播時甚至還給配了英文的同聲傳譯,生怕海外觀眾聽不懂。

“我現在是在瓊省東北部的臨時火箭發射場,就在剛剛,負責本次發射任務的周平建總指揮已經向我們確認,任務衛星已經成功入軌,大約10分鐘後,星載攝像機就將開啟,屆時全球觀眾都將在第一時間看到漁船一號捕獲太空垃圾的場景……”

顯然,這可以說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刺激的一場直播。

在距離地面400km的地方,捕捉一條每秒鐘可以飛行將近8公里的“飛魚”。

格里芬此時腦子還有點不太好使,看著現場記者身後雜草叢生的背景,微微皺了皺眉:

“這是航天發射場?”

“呃……是的。”

邁耶點了點頭:

“大概半個小時之前,他們在這裡用一臺發射車,發射了一枚……大概算是火箭的東西,全程直播。”

這個說法讓格里芬的表情更加迷惑了:

“什麼叫做大概算是火箭?”

還沒等邁耶組織好語言,電視屏幕上的畫面一閃,便按照慣例開始回顧整個發射過程中的精彩畫面。

而第一幕,自然就是從倒計時到發射。

然後,這個問題也就無需回答了。

格里芬親眼看到了那枚被稱為快舟一號的火箭被彈射出筒,然後點火爬升,然後調整軌道……

有那麼一瞬間,他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還處在昏迷當中了。

直到整個回顧過程臨近尾聲,代表發射任務成功的標誌性音樂響起,才總算如夢方醒。

“華夏人絕對不是兩天前才決定要進行這次發射的……他們恐怕從一開始就已經決定了現在的發射窗口,而前面那些動作都是迷惑我們的障眼法……”

格里芬的思維瞬間通暢,一邊說著,一邊掙扎著想要下床:

“快把外套拿過來,我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回NASA去……”

“華夏人估計在後面兩到三天之內就要啟動正式的捕獲行動,必須在那之前給出一些回應……”

以現在的情況來看,想要阻止華夏方面的動作已經完全不可能了。

那剩下唯一能做的,就只有儘可能挽回一些輿論影響。

比如在官方網站上公開有關40396號碎片的詳細信息,或是宣佈允許華夏在整個捕獲過程中共享NASA遍佈全球的測控網絡等等。

不管這些動作是否真的有用,都至少可以給外界一種“我跟華夏兩個合力解決危機”的感覺。

而不是像個癱子一樣毫無反應。

他在腦子裡大概過了一下,如果效率夠高的話,這些動作只需要6-8個小時就可以完成。

應該來得及!

然而,直到格里芬脫掉病號服的外套,旁邊的邁耶都仍然沒有做出任何動作。

“幫我把外套拿來……沒聽見麼?”

格里芬皺了皺眉,語氣中也帶上了些許惱火。

“可是……”

邁耶的動作極為僵硬,好像手腳都不聽使喚一樣:

“可是按照華夏方面此前的預告,他們將在……”

說到這裡,他抬手看了看時間:

“將在大概15分鐘後開始執行捕獲流程,預計兩個小時以內完成全部任務……”

“……”

格里芬的動作也停了下來,臉上一副活見鬼的表情:

“發射之後15分鐘就開始執行任務?”

“雖然我也覺得非常誇張,但是他們在節目最開始的預告裡就是這麼寫的。”

邁耶的聲音則有些嘶啞。

就在二人四目相對,誰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的時候,電視裡重新傳出了主持人的聲音:

“漁船一號衛星已經與地面取得了信號連接,各項任務載荷均進入正常工作,讓我們馬上把信號切回京城航天控制中心,由他們給出星載攝像機捕捉到的第一手影像資料……”

話音落下,音樂中斷。

電視屏幕一陣閃爍,最終出現了一個模糊且略微過曝的視頻畫面。

從左側泛著弧光的水藍色星球不難看出,這正是由一顆運行在近地軌道上的衛星所拍攝。

格里芬強壓下心中的驚駭,快步來到電視機前,想要仔細看看能否從中找出什麼破綻。

同時嘴裡還小聲嘟囔著:

“如果是攝影棚裡面模擬出來的場景,那麼在光照特徵上難免會出現破綻……”

然而,不細看還好。

整個畫面呈現出的光影效果不僅毫無破綻,甚至在鏡頭最中間,還依稀能看出有一個正處在高速旋轉當中的物體。

由於此處背對太陽,所以沒有反光。

但仍然不難辨認出,那正是UARS衛星的一張太陽能帆板!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仓市| 章丘市| 东乌珠穆沁旗| 普陀区| 松潘县| 镇沅| 开原市| 尤溪县| 三门县| 巴塘县| 沾益县| 祁连县| 安新县| 盐山县| 凉山| 庆安县| 老河口市| 石泉县| 宜州市| 临邑县| 铜鼓县| 马尔康县| 沅江市| 天峨县| 孟津县| 茂名市| 马尔康县| 平阳县| 车致| 兴海县| 潞西市| 清水县| 桑日县| 陆川县| 枝江市| 焉耆| 大悟县| 漳平市| 石泉县| 齐齐哈尔市| 六枝特区|